关于“数字政府标准化技术”的问题,小编就整理了【2】个相关介绍“数字政府标准化技术”的解答:
浙江省数字化改革总体方案?浙江省印发《浙江省数字化改革标准化体系建设方案(2021-2025年)》(以下简称《方案》),该《方案》为全省数字化改革标准化体系建设工作明确了总体框架、分阶段目标、重点任务和相关保障举措。
数字化改革是浙江新发展阶段全面深化改革的总抓手,也是迄今为止最为复杂、协同要素最多的一项系统工程。标准化作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性、基础性手段,是实现数字化改革制度重塑的最佳路径。
本次以浙江省数改办发布实施的《方案》,围绕数字化改革总体设计,以标准体系引领“1+5”系统建设,努力打造涵盖标准体系、工作推进体系、技术支撑体系、安全保障体系的“五横四纵”标准化体系。其中,标准体系分为基础规范标准、标准化建设指南、系统建设标准、典型应用标准、绩效评价标准等五个层级标准。
《方案》提出,到2021年底,初步建立支撑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标准体系,在术语定义、方法标准、编码标准等方面率先形成一批广域通用标准。到2022年底,党政机关整体智治、数字政府、数字经济、数字社会、数字法治五大系统标准体系基本建成。到2025年底,全面建成系统集成、实用高效的标准体系,标准在数字化改革领域广泛实施。
数字乡村建设六大内容?从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“三农”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》到《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》、《2020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》以及《关于开展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的通知》的出台,数字乡村已经被确定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工作之一。建设发展数字乡村,既是建设数字中国、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需求,也是催生乡村发展内生动力、推进乡村治理转型、提升乡村生活服务水平的现实需求,对筑牢数字中国根基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、助力脱贫攻坚、保障改善农村民生、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大意义。
依托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现实环境,数字化赋能农民生活改善和农村全面发展。数字乡村建设发展过程中,数据成为农业生产的新要素,信息技术成为农民生产经营的新工具,互联网成为农村全面发展的新载体。数字技术正穿透所有经济和社会场域,作为应用场景,乡村正成为城市之后的必然选择,构成了“数字中国”的战略要冲。作为"数字中国”和“乡村振兴”战略实施的最佳结合点,数字乡村建设势在必行。
数字乡村的6大特征及需注意的4个问题
2021年是“十四五”开局元年,是数字乡村发展承上启下的“第二阶段”。新时代下,数字乡村的任务任重道远,进一步加快数字化乡村基础建设,加快数字乡村经济的新业态、新模式探索将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。
数字乡村的6大特征
数字乡村既是一种发展模式,也是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先进乡村形态。可以从六个方面概括数字乡村的主要特征。
1、乡村网络高速泛在
高速、泛在、安全的基础信息网络在乡村深入普及,农村网络与城市网络同质同价同服务。智慧水利、智慧电网、智慧交通新型基础设施有力支撑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。
2、数字经济蓬勃壮大
数字技术渗透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各个环节,智慧农田、智慧牧场、智慧渔场等新型农业生产载体成为主流。农村电商成为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出村进城的重要渠道,农产品借助互联网实现标准化、品牌化和价值化。
3、生态保护智慧先进
农业物联网在生产领域普及应用,现代设施农业等绿色农业实现规模化发展。对农业投入品实施信息化监管,化肥、农药减量应用得到普及。信息技术和传感设备广泛应用于农村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保护,农村污染物、污染源全时全程处于被监测状态。
4、网络文化繁荣发展
面向农民的数字文化资源产品丰富充足,乡村优秀文化资源实现数字化留存和传承。互联网成为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,“三农”题材网络文化内容优质丰富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“数字政府标准化技术”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“数字政府标准化技术”的【2】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